社区商业:依旧在风口,也依旧任重而道远;购物中心的6个困境,这瓶“万金油”都能解决;疫情后的商业地产领域新趋势;地下商业空间如何做出新“高度”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社区商业:依旧在风口,也依旧任重而道远!

春节结束,各地总结的待开项目清单也纷纷出炉。商业势头正足的成都,64个待开项目中体量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占到了27个,占42%,其中不乏万科、绿地等头部集团的多个项目。

从数据中看出上海待开项目的体量对比也不难看出小体量的未来趋势。目前,国内知名连锁房企的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依托自身物业的超大体量项目及小而精的社区型商业。而小体量项目成型快,品牌吸收更灵活,管理更方便,业态多样等特点,开发商准入门槛更低等优势,更成为了主要方向。

社区商业风口渐劲,如何打造出优质的社区商业项目,也一直是行业专家不断探索的课题。

➤ 我国社区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社区商业亟待突破;

➤ 社区商业运营的三个阶段;

➤ 打造优质社区商业项目的关键操作点;

02

当下购物中心的6个困境,这瓶“万金油”都能解决

2014年3-6月,一次《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让商业地产人深刻领略到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的魔力,2020年夏天,一支巨型“雪糕”(艺术雕塑《星期六-花脸雪糕》)在短时间内刷爆各大社交媒体,让仅有2.4万平米的小体量购物中心TX淮海从上海商业地产界“破圈”,成为国内众多消费者热议的焦点,以及商业地产人“膜拜”的对象。

这只是近几年中国几千个购物中心策划的无数次活动中的两个经典案例而已,这些案例背后,暗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剧变以及购物中心新的生存之道。

事实上,随着商业地产下半场的提前到来,“企划力”已成为购物中心必备的一项超能力,那些做得风生水起的“场子”无不受益于这项本领。

➤ 国内购物中心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新常态”;

➤ 相比硬件升级改造与替换场内品牌,营销活动“成效更快”;

➤ 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溢出效应;

➤ 从促销时代到观演时代,再到内容时代;

03

疫情后的商业地产领域正在发生变革,这些新趋势你怎么看?

2021年伊始,一条颇受热议的新闻——华为租下了丽泽SOHO北塔作为其中国区总部,成为SOHO中国的最大租户,让商业地产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是“寒冬腊月”般的萧条: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无论是国内主要城市的写字楼还是购物中心空置率,都在去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租金水平则是一落再落。

另一方面,2020年5月以来房地产调控收紧,地产经济衰退后果凸显,但如浪花过后留下的新贝壳,商业地产的细分领域开始出现新的机会与趋势。比如,并购改造成为新热潮、去中心化的灵活办公空间开始崭露头角、商业地产“轻资产化”等势在必行。

中国商业地产在过去20年经历了购物中心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的阶段,但如今寒冬未过,市场仍在,商业世界的重构注定是一场远行。那么,商业地产的未来将如何演变?谁能成为新势力的担当?

➤ 并购改造成为新热潮;

➤ 去中心化办公空间成为市场“新贵”;

➤ “轻资产”成为市场必然;

04

购物中心地下商业空间如何做出新“高度”?

在购物中心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注重功能化的时代,购物中心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建筑空间容量的扩大,在租金的贡献层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导致地下空间发挥出的价值平平。

那么,有着巨大潜力和优势的购物中心地下商业空间,如何做出新“高度”?其发展变化又有哪些趋势呢?

➤ “底层”正在成为价值高地;

➤ 购物中心地下商业空间如何做出“新高度”?

➤ 地下商业空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