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思维让消费者产生会员代入感;城市文化结合的商业实现本地与外来消费的兼顾;5月新消费品牌融资超50亿;自营美食广场是为了吸引人流吗;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让消费者自觉产生会员代入感,购物中心应有场景化思维!

电影《西红柿首富》中,王多鱼掀起一场全民健身,鼓励大家用燃烧掉的卡路里兑换钞票。抛开结果是否达成目标不谈,这一想法成功激发了男女老少们“燃烧我的卡路里”的热情。现在,这样的互动“招数”在购物中心也屡试不爽。

比如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为了提升屋顶星空跑道对于周边客群的粘性,项目推出相关会员权益,消费者可以通过跑步消耗的卡路里兑换会员积分。通过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消费者使用既定场景的附加价值,达到为相关区域引流的效果,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商场会员活跃度。那么能让消费者对于商场会员身份更有“代入感”的场景应该怎么做。

➤ 提升会员多次“返场”的几率;

➤ 场景化思维玩法不断裂变;

02

积极与城市文化结合的商业,凭什么实现了本地与外来消费的兼顾?

商阜、码头、工业城市、药都、鱼米之乡这些过去的城市标签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功能组团一体化规划的背景之下渐渐远离了日常的语境,却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细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民谚至今仍是城市文化延续的内在机理。如何实现本地与外来消费的兼顾?

➤ 什么样的商业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

➤ 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首要条件;

➤ 除了餐饮,就没有能够承载城市文化的业态了吗?

03

5月新消费品牌融资超50亿,资本的“香饽饽”变了

中国消费市场已经走向精细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时代,不断成熟的90后、95后、00后已经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军。

传统品牌越来越难以取悦消费者,而近些年消费市场涌现出的新品牌,借助互联网思维在商品、品牌、营销、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了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者新需求。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5月份新消费领域共发生6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51亿元人民币,融资数量有所上升,但融资规模不及上月。

➤ 投资更加理性,并非“大水漫灌”;

➤ 资本“余光”瞄向食品美妆之外;

04

自营”美食广场“成为主流,仅仅是为了吸引人流吗?

什么业态能够实现低成本快速见效的高频到访消费?当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在诸多答案中,餐饮总是首当其冲,在以竞争为主题的存量时代里,一条Mall里的美食街,带给整个场子的价值远不止简单的纳客入场。

➤ 购物中心里的美食街;

➤ 因美食街而产生的会员运营潜在空间;

➤ 餐饮聚类形成个性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