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量商业,还有看头吗;下一代超市来了,如何定位才受欢迎;新鲜感过后,主题街区还“香”吗;老字号如何成为消费市场里的“新势力”;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小体量商业,还有看头?

“小而美”的商业,加速狂飙中,活成了疫情下购物中心生存样本中的一抹亮色。

它们,是商业圈1/5的关键角色,前景、钱景诱人;它们,形态多样可腾挪空间大,盒子只是最初的模样;它们,摆脱俗套、刻板的固化标签,用创意、脑洞创造“只此一家”的稀缺感与独特性。

小空间,大能量。属于小体量商业的春天,早已开始,正在蓬勃。

➤ 蓝海已来,小体量项目增长前景何以诱人?

➤ 除了社区商业,小体量项目还能有啥发展方向?

➤ 谁说只能卖东西,小空间打法一样可以新派?

02

下一代超市来了,如何定位才受欢迎?

疫情影响之下,几乎没有几家零售企业能够幸免。最早将“大卖场”概念引入中国的零售商家乐福也不例外。

随着全国范围内多家门店关闭,近期负面新闻不绝于耳,一代商超“教父”风光不再的现况让人难免扼腕叹息。

在年轻一代消费习惯转变、抖音入局超市、电商巨头纷纷加码即时零售的今天,有关中国商业超市的全新时代似乎悄然来临。

➤ 中国人的大卖场时代;

➤ “线上电商”是商超的救命稻草吗?

➤ 那些“幸存”的超市,做对了什么?

➤ 中国商超如何重新突围?

03

新鲜感过后,主题街区还“香”吗?

自2013年天津大悦城推出国内首个主题街区“骑鹅公社”后,“主题街区热”便迅速席卷全国。经过三年的沉淀,到2016年已经有更多的购物中心玩起主题街区。

在新的主题街区开业之初,一般都会吸引来大量的客流,随着消费者的新鲜感消失,不少主题街区日渐冷清,小编从多方面总结其原因,一起来看:

➤ 场景复制 优势渐失;

➤ 品牌重复 街区主题模糊;

➤ 招商陷困局 业态趋同;

➤ 引流意义弱化;

➤ 如何破除同质化;

04

老字号如何成为消费市场里的“新势力”?

近期,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结合Z世代主力消费客群对传统文化、国潮品牌颇为热衷的态势来看,能够“守正出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打造出更贴近当代青年审美的消费场景及消费产品的“中华老字号”,有望成为消费市场里的“新势力”。

➤ 保留文化底蕴,打造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新消费场景;

➤ 加码数字化,用科技的力量激活跨界创新动能;

➤ 瞄准Z世代消费客群,紧追国潮消费趋势焕活转型路径;